1月17日,学校教评中心召开第十四届“青教赛”总结会,生物学院韩莹莹老师(特色组一等奖获得者)代表特色组参赛教师发言。她表示,教师要秉承对职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对讲台的敬畏、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时刻保持一颗严谨、严肃而又不失开放、活泼的心,这样才能站得住、站得稳三尺讲台。

附韩莹莹老师在“青教赛”总结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站在这里,我无比的自豪与激动,这是我入职6年以来首次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但同时,我也满怀忐忑与不安,今天我要代表台下那么多成绩卓著、拼搏向上的年轻同事们发言,我生怕自己表达的不全面、不准确。
本届青教赛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依然需要这么一个场合、一个仪式来对它进行总结。因为它远不止是获奖者从领导手中接过证书那么简单,更是承载了肯定、希冀、勉励与反思。“善始善终”方能“善作善成”,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回望来路,我们每位参赛的老师都肩负责任,承载了来自于学校、学院、学科、甚至同事和学生们的希冀。从初赛到决赛,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身后的力量全力以赴地支持我们,竭力为我们创造最佳的备赛条件。从一次次精心设计与准备的教学培训、动员大会,到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严苛要求、教案一次次的推翻重来,再到老师学生们一起挑灯夜战、精益求精的准备,才有了最终赛场上“青椒”们意气风发的场景。经历过这样一次赛程,我们虽不一定“脱胎换骨”,但必将“焕然一新”。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过程远比结果来的重要得多。这是一场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综合能力的考察和锤炼,是对青年教师的一次全过程培训。在备赛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一个细节都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才得以完美演绎与呈现赛场20分钟的精彩。
然而,好的赛绩并不一定意味着未来好的课程答卷。将比赛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萃取并应用于日常教学才能真正以赛促教,回归初心。仔细想来,日常的教学似乎也是一种仪式,一种知识传承的仪式,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站在三尺讲台上,可能我们形体不够高大,甚至像我这样的可以说略显娇小,但因为教学这一特殊仪式的存在,我们变得有权威、变得可信赖。这也时刻提醒我们要秉承对职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对讲台的敬畏、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时刻保持一颗严谨、严肃而又不失开放、活泼的心。这便是教书匠的匠心,更是德育工作者的初心。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我想,唯有此,我们才能够真正赢得教学这场比赛,才能站得住、站得稳三尺讲台。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体青年教师们感谢学校青教赛平台,也衷心感谢教评中心、工会、教务处、人事处等各部门给予的指导与支持,正是你们的精心组织,才为青椒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与展示的机会,感谢身后鼓励支持我们的学院、学科领导、同事以及可爱的学生们,也感谢一直默默陪伴着我们的家人,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收获荣誉、收获感动。
我们将保持初心,努力前行,让教书育人这个仪式变得更加的庄重而又充满亮色!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