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梅香正浓。4月2日下午5:30,生科20班“学习梅花知识,传承梅花精神”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企业微信线上平台正式拉开序幕。班主任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存权老师首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关于梅花的科普讲座,随后,以梅花为主题的“梅花成语接龙”、“梅花经典诗词鉴赏”、“我眼中的梅花——摄影、书法、绘画”、“青年讲梅花精神故事”等系列主题活动在生科20班全体成员中陆续开展。

袁老师从“梅花的前世今生”开始讲起,从梅花的起源、形态及分类、应用形式、梅花与常见蔷薇科植物的识别等方面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与梅花相关的植物学知识;接着,带领大家云端赏梅,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让大家欣赏了真梅、杏梅、樱李梅3个品系及朱砂、绿萼、玉蝶、宫粉、垂枝、龙游等11个品种群的新优奇特梅花品种,随着活动的开展,大家也越来越沉浸于梅花的世界,灵动的花瓣、窈窕的树形、可口的梅果、独特的神韵……一张张图片让同学们在新奇之余,对梅花这种看似熟悉的植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原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和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也是我国历史上诗辞歌赋书画中记载最多的花卉,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深受国人喜爱。接下来,袁老师重点介绍了梅花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万花敢向雪中出”的奋斗精神、“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开拓精神、“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无私奉献精神、“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的崇高人格以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最后,通过以陈俊愉院士为代表的北京林业大学梅花研究团队在实现南梅北移、基因密码破译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勉励同学们要传承和弘扬梅花精神,坚定民族自信,锤炼坚忍不拔的品格,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积极传播绿色文化正能量,做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接班人,在未来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在梅花成语接龙活动中,大家踊跃参与,气氛活跃,青梅煮酒、望梅止渴、梅妻鹤子……,在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答中一个个成语在群里跳跃。

在梅花经典诗词鉴赏活动中,大家通过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和林逋《山园小梅》等经典诗词的重新解读,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梅花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的理解。生科20班贾玉蓉说“在《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中,不仅带有古诗词格律、韵味特征,而且词的内容更映射出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个红色故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斗争与崛起过程中的路线节点”。郭嘉说“北宋诗人林逋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在我眼中的梅花活动中,大家通过摄影、书法、绘画等形式记录下自己眼中的梅花。

在青年讲梅花精神故事活动中,主讲人通过讲述苏武不畏强权、忠贞不屈、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的故事和鲁迅不畏强暴与旧思想旧文化斗争的故事,让大家重温和感受那种坚贞不屈、不畏困难的豪迈情怀,犹如在风雪中顽强绽放的梅花。
此次在疫情严峻的特殊时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给因疫情被困在家中的同学们带去了春天的气息,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同时给同学们注入了一股信念:千方百计,百折不挠,一切困难终将战胜。
来源:生物学院生科20班
作者:袁存权、郭明嘉
审稿人:李香云
责任编辑:胡 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