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活动
  • 学术活动
    2016年生物科学论坛第二十三期
    发布时间: 2016-09-21
    浏览量:
    作者: *
    审核: *

    报告题目:一氧化氮调控植物胁迫反应的机制
    报 告 人:左建儒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   间:2016年9月26日(星期一)上午8:00 – 10:00
    地   点:学研A0213

    左建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科院遗传所硕士学位。1994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在结题验收中获得优秀。2002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团队”。Molecular Plant, Physiologia Plantarum, 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 Biology of Cell,《科学通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刊物编委 。
    目前主要从事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 Sci Rev, Nat Commun, Annu Rev Genet, Curr Opin Biotechnol, Plant Physiol, Cell Res, Plant cell, Mol Plant等国际刊物。
    网站:http://sourcedb.genetics.cas.cn/zw/zjrck/200907/t20090721_2130979.html
     
     
     
    报告题目:单分子超分辨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构与动态过程
    报 告 人:孙育杰  研究员(北京大学)
    时   间:2016年9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00 – 12:00
    地   点:学研A0213

    孙育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1996、1999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2010年,在美国宾大肌肉研究所及纳米/生物交叉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及Senior Research Investigator。2010年回国,2012年SCOPUS 青年科学家生命科学银奖获得者。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开创、发展和应用新的和现有的单分子技术,包括发展超高分辨率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和单分子操作及力学测量技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活细胞,如癌细胞和干细胞的基因表达和调控,进而推动癌症治疗和干细胞研究应用。运用超分辨成像和活细胞成像,主要开展如下方向的研究:(1)真核细胞如何利用和控制其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内在以及外部噪音;(2)解析染色质的结构,分布及其在基因转录中构型改变的动力学过程。(3)最终理解细胞基因表达中脉冲过程产生和调控的机理,并用于癌症细胞以及干细胞分化机理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 Comm,Nat Struct Mol Biol, Dev Cell,Nucleic Acids Res,Cell Res,Nano Lett等国际刊物。  
    网站:http://biopic.pku.edu.cn/detail.aspx?id=4
     
    欢迎各位老师与同学参加!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